中国政法大学

报刊:《中国政法大学校报》

版面新闻

  • 图片新闻

    摘要:图片新闻

  • 辩论是个乌托邦

    摘要:辩论是个乌托邦   辩论的历史太久了,自从人类有了思想,大约就有了辩论。辩论从存在起就与言语和逻辑的交锋紧紧相连。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和“离坚白”,“鹅湖之会”上理学与心学的交锋……历史上有太多令人眼前一亮的经典辩论。每一次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锋,都体现着辩论的魅力。  在学校中提起辩论时,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辩论赛。曾经一直质疑辩论赛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任何一方持有的观点都不是完美的,总能被对方找到突破口。辩论时坚持的观点,也未必是自己实际上认同的。而且很多时候,辩论赛像是为了争执而争执,结果并不是想要得到真理,也并不总会离真理更近。那为何还要辩论呢?难道只是一时的口舌之争吗?  从某种程度上说,辩论就是个乌托邦。  在辩论中不仅有言辞交锋,也有互相倾听理解。辩论的精神中有一部分是一种话语权的平等,申论观点的自由。辩论提供的便是一个思想交流,公平竞技的平台。所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在辩论的赛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辩论双方针锋相对,虽然立场不同但互相包容,在交流对辩中体会思维交错的酣畅,在言辞交锋中展现不同价值取向,在价值博弈中寻找问题最优解。在辩论的赛场上学会包容、明理,比赛后又让人有种“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愉悦感,这就是辩论赛唇枪舌剑之外的精彩。  除去展示个人集体形象与口才,辩论还有着更加深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辩论的主题范围广阔,小到个人选择,大到法律的意义、政府的责任、甚至国家的建设,每个问题都在迫使人们思考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这些选择通常也没有正确与否之分,只有价值取向的不同。利用辩论的形式,辩手们在言辞中呈现对社会的思考,对伦理的剖析,探索事物背后的价值意义。他们在辩论场上唇枪舌剑,思维交错碰撞,在不同的立场上演绎和诠释着辩论的本质与现实的意义,谈论的是伦理、法律、道德、价值取向,试图解决的是最矛盾棘手的问题,可能改变的是整个世界的态度与看法,这些足以让每一个参与辩论的人都热血沸腾。辩论中的质询和陈词本来也不是仅仅为了交锋,而是为了明理、思辨、探求意义。  辩论就是个乌托邦,给了人们对未来美好想象的乌托邦。所有人都能在不同的立场上平等对话,彼此尊重,互相包容,并没有谁说服了谁,因为很多时候没有谁对谁错。一场精彩的辩论甚至可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唐雎不辱使命,烛之武退秦师,在国家危急关头,凭借高超的辩论技巧,保全国家和人民。辩论的力量之大是无法想象的。  也许在生活中并不会遇到这样的存亡关头,但至少辩论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维方式,能让我们在纷杂的新闻信息中不迷失自我盲从大众。辩论是改造社会的途径之一,为远离无知和麻木,让我们坚持自由和平等,用言语微弱的力量让这个社会更美好,成为真正的乌托邦。

  • 在新闻通讯社享受青春

    摘要:在新闻通讯社享受青春   犹记一个半月前,我们告别了高考后的自由而轻松的暑假,背负沉重地行囊,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迈进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校门。我十分感激当时在车站和展台的师兄师姐温柔亲切的问候,体贴周到的帮助,安抚了我初至军都紧张与焦虑的内心,让我身处这片陌生的校园,也能够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温馨。当我按照报到单四处忙碌奔波时,一旁始终在用镜头记录这一切的师兄师姐令我感到好奇,甚至不禁驻足张望,他们黑色T恤后背上的“借你双眸读法大”的金色书法,仿佛自那时起已经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经过入学短暂的一周休整,我们不得不去迎接烈日曝晒、汗水洗礼,能够有幸成为军训通讯员,是我的十八岁中最美丽的一场意外。白昼散褪,夜幕铺陈,在无数个同学们都已洗漱完毕准备入眠的夜晚,我依然坐在床边苦苦思索今天又该写些什么。有时会感到身心俱疲,难以支撑,辛酸汗泪亦无处倾诉,但当我看到自己的文章被推上中国政法大学公众号的那一刹那,我瞬间感觉一切努力都值得了。幸福有很多种,但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幸福比得过自己付出的辛劳汗水得到了认可,我的家人也看到了我的文章,我用我能做到的最快的方式让他们看到了我的成长,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下,我做到了。我在那一刻忽然理解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衷于从事媒体行业,每日每夜伴着苦涩的咖啡奔波在世界各地,只为给大家送来第一手消息或是完成一篇出彩的稿件。随着我的文章一篇篇在公众号上被发表,我真正理解了他们深夜码字时辛苦与幸福交织的复杂心绪,也真诚地渴望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我期待自己也能在一场场活动中发现崭新的事物,在一张张照片中记录生活中奇妙的情景,在一篇篇被发表的文章中渐渐发现自己努力存在的价值。  随着军训结束,百团大战轰轰烈烈地开始,我毫不犹豫地冲向牛前C位,向师兄师姐领取了报名表,最终有幸地来到了这里,和一群善良可爱的师兄师姐们相遇,和一群认真有爱的同学们共事。我始终觉得,我是幸运的,我幸运地从一百万考生中挣扎出来走进了法大的校门,幸运地成为军训通讯员,幸运地邂逅了新闻通讯社记者部,又幸运地从师兄师姐的认可中得到了鼓励并决心争取加入新闻通讯社的大家庭,最终我幸运地来到了这里,遇到了可爱的大家。我感激生活和命运,它或许是阴差阳错的偶然,又或许是命中注定的必然,它不论我们出生于何时何地,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在此刻相遇,让我们今后有机会共事。  时光荏苒,我们已到了褪去青涩稚嫩,开始独当一面,为自己打造一片天地的年纪。这里,在新闻通讯社,有我们的十八岁;美丽的军都山下,有我们的青春;在玉兰花的醉人飘香中,有我们的芳华。我希望我们能够在接下来的一年或是几年地时间中,尽职尽责做好工作,遇事不懂要敢于询问,各类活动踊跃参与,平日积极与同学交流沟通,在师兄师姐的带领下熟悉社团工作,认真做好手中的每件事,拍好每张照片,写好每篇稿件,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校内外的精彩活动,从点滴做起,为社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将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训言常记脑海,将“借你双眸读法大”的使命铭刻心中!未来一年,我们在新闻通讯社,不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求兢兢业业无愧于心!  四年四度军都春,一生一世法大人,未来可期,我们会拼尽全力;新闻通讯社少年,无悔青春,逆风成长,向阳而生;愿我们都能心怀感激,认真工作,踏实肯干。社团的未来,还请各位拭目以待!  (本文为王昕颜在2018年10月13日新闻通讯社全体大会上的发言)

  • 谢谢你,成全我的侠客梦

    摘要:谢谢你,成全我的侠客梦   端升407的白炽灯冰凉而晃眼,我看见师兄冲着等待结果的师姐摇了摇头,就知道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的辩论赛要以一种七零八落的失败收场。  张爱玲的成名处女作中写她有一个天才梦,她说鲜衣怒马的少年应趁早扬名立万。可是我没有“金手指”,也不愿站在云边过尽千帆求仁得仁。在那些绮幻的梦里,我立志成为一名侠客,拥有一柄青霜剑,一杯屠苏酒,仗剑红尘,素手出锋芒,赏垂柳,乘扁舟,笑看人生,一世风流。但十八年循规蹈矩,杨过都已经找到姑姑了,可我还在乏善可陈的人生里辗转反侧。所以,当拿到刑天辩论表演赛的邀请卡,当我忍不住为台上唇枪舌战拍手叫好,当队长用热血给辩论一张名片,当我发现辩论的双方像在高手过招,进退间发现对方逻辑漏洞,然后一击即破,我确信这是十八年来我一直等待的机会。  我坐在正方四辩的辩席上艰难地扭着身子听评委分析我们哪里哪里没有论证清楚,哪里哪里数据不详,最后还是用力把嗓子里的涩感咽下。他们知道但也不知道,四个女生夜夜借着幽微的光搜罗资料,赛场上一分一秒的快慢都让我们心惊肉跳,质询时强撑气场手里却是一片冰凉。我们就像黄毛丫头初出茅庐,纵然闻鸡起舞,还是在高手前将乳臭未干的本质暴露得一干二净。那晚,我学会了接纳失败也是必备的武学技能。就像最后师姐说:“刑天从不怕失败,刑天怕的是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和我们一起失败。”  在最初熬夜出稿的那些夜晚,我看着手机上闪烁的凌晨的时刻,一直在想辩论到底能带给我什么?中二少女的热血可以支撑我走向最后吗?  但我知道因为这25天的经历,我开始思索延长义务教育的利和弊,我开始考虑自主招生对于农村学生是否公平,我为立法规范能否更好地遏制校园暴力迷茫。原来生活真的不只眼前的苟且,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真的会因为你或我未来某一个决定而与我们息息相关。剑客空有一身本领,高翔远引,不过寥寥余生。“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坚守襄阳城的杨过身有巨侠之姿,心有天下苍生,我们也应如此。  有时,我们也会因为沉迷于唇枪舌战而疲于深入思索。但我始终相信,能看到的距离才有可能是奔跑的长度,静水流深的道理我们其实都懂。  我是一个侠客,但我并非踽踽独行。我知道,当我在自由辩难以应付时总会有人冲上去救场,应质询时会有人会为我紧张,夜里床头灯亮起的不只一台,满天星光还洒在另一张床上,这让我体会到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是人与人交织的美好。  谢谢你,辩论。不管此去前路通向何方,我不后悔与你共赴黄粱梦一场。

  • 半碟香醋浸江南

    摘要:半碟香醋浸江南   自北京返乡,我遇上镇江入秋以来第一场雨。苏南小城的秋季一向湿冷,偌大的雨点打湿了屋顶,垒满巷角,同满地枯黄的梧桐叶子和弥漫的水汽一道铺陈出一派寒秋的光景。佬土鹅肠火锅店里都挤满了聊以取暖的人,鸭血粉丝汤馆里支起大锅熬煮高汤,宴春酒楼仍旧慢条斯理地用肴肉配香醋款待来客,散落全城的锅盖面店调着各自有味的酱油汤底。长江的风斜斜地灌进来,擦过沈括的峨冠博带,拂起王羲之的宽袖衣襟。  三山半落,岁月尚好。望着环大市口商圈的灯火,我不由得欲以残破笔墨,潦草浅叙这座精致的江南小城。  高二那年,我读了彼得·梅尔的一本书,名叫《偷饮瓶中的星空》。法兰西乡野的日暮弥散着波尔多红酒配以鹅肝的醇香,我在想,我的小城是否也酝酿着某种发自灵魂的味道。  镇江人的一天从一顿精致且丰富的早茶开始。先来一只蟹黄汤包,皮质细腻软糯,蟹肉和猪肉的味道皆尽融进汤底;随后,肉色呈粉的肴肉配以切细的姜丝,清淡却有滋味;再来一小碗红汤细面,伴以翠色葱花。于镇江人而言,无论吃什么,半碟镇江香醋总必不可少。如此,哪怕是再寡淡的吃食,亦有了清鲜跃动的味道。  镇江素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锅盖面自有来头,与乾隆下江南亦颇有渊源。今天的镇江人,清早多无闲暇慢悠悠地吃菜品铺张的早茶,于是,锅盖面便成了惯常的早餐。无论是享誉全城、开在繁华街市的镇南面馆,还是隐匿于一方偏僻巷尾的破落小店,都能以各自酿造的味道慰藉镇江人的辘辘饥肠。一座江南小城,却有着对面食的钟爱,倒也值得玩味。  不得不提的,还有镇江的鸭血粉丝汤。因为与南京毗邻,镇江人也有着对鸭的偏执。鸭的做法甚多,其边角料却可用来烹调一碗味浓色正的鸭血粉丝汤。镇江、南京、上海皆有做老鸭汤的传统,但在汤中加入粉丝却是镇江人的独创,此后才广播开来,在苏沪渐成风气。鸭血、鸭肠、鸭肝、鸭肫,佐以碧色的香菜末和根根分明的绿豆粉丝,浇上煮沸的老鸭浓汤,此番滋味,毋庸多言。  镇江人好吃,且会吃。从不囿于江淮一带固有的清甜口味,亦好川湘菜系之辛辣、闽粤菜系之鲜美,就连小众的西餐、日料、泰餐也不乏食客。网红奶茶店在大街小巷开了一家又一家,撸串的“脏摊”也成了宵夜的好去处,晴明夏夜,三两好友,烤串和啤酒花便可打发半晌时光。  苏南城市大多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一如南京、苏州等。镇江作为苏南五城之一,城市规模较小,所以在知名度上远远不及。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镇江有着完善的金融、工业、教育体系,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镇江的生活节奏较慢,宜居、宜游、宜业。  1800年前,焦孝然道袍素履匿于樵山。  1600年前,金山寺的钟鼓在暮色里敲响。  1500年前,戴颙沉心丹青丝竹,遁世招隐。  六朝时年,北方流民喘息着演绎一场规模空前的南渡,在西津渡口上岸。  文人墨客皆好风雅,有的浮萍半生,只为寻一处题字作诗的地方,聊抒所谓世道理想。于是,镇江等来了他们,其中一些冠以这般姓名:焦孝然、戴颙、王羲之、米芾、辛弃疾……与小城有关的故事太多,热闹者一如刘皇叔甘露寺招亲孙尚香,玄妙者一如白素贞水漫金山战法海。只有这些人,大多没留下为世人津津乐道的轶事,却有一石碑铭、两句诗文,荡气回肠般应和着长江的水声。  如今想来,羁绊墨客的,兴许是小城依山傍水的钟灵气韵。镇江的山大多低矮,不过几十米高,却能将这般苍翠完美地附于长江南岸的如带细水,不至因过于锋利的陡峭高险而破坏其温和。金山一寺、焦山一岛、北固一楼,皆是江畔取静,山麓显幽。  西津渡旧时曾是岸线稳定的天然良港,如今江岸北移,渡口一并古街,成了怀古之地。宋熙宁元年春,王安石应召赴京,自西津渡口登舟北去,留下一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曾言:“基本上我是一个乐观主义的悲观者和一个悲观主义的乐观者,我是双重的、两面墙的,有着拉伯雷式的笑和赫拉克利特式的哭。”苏老泉口中“囚首丧面而谈诗书”的王半山,大概也是这般人格矛盾的人物。推行新法,心有北宋图强之许,奈何亦深知此朝贫弱,难以救扶。“拗相公”同苏子瞻较量半生,却亦敌亦友,惺惺相惜。  昭关石塔矗立依旧,英国领事馆的白色灯草缝经年剥落。浸在醋意里的江南,遗于梦境中的故乡。我不欲做辜负了哈桑的阿米尔,也不愿饱受风尘后归家演绎一场救赎。但求不忘小城的每一寸风物人情,为其,千千万万遍。(图片来源:摄影工作室)

中国政法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357次访问,全刊已有9299799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