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

报刊:《中国政法大学校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

    摘要:编者按:学校的第八次党代会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

  • 读通鉴(一):《资治通鉴》是不可错过的史学大IP

    摘要:大概从2013年开始,我给本科的朋友上《导读》一课———其实心里是有些遗憾的,因为我真正想讲的是《精讲》这一类的课程。理由很简单:《国史大纲》毕竟是钱穆先生上课的教材,虽然...

  • 公司法教科书的理论架构与实务资料

    摘要:四、如何运用本国公司法的实务资料?(一)需要什么样的案例和事例?本书运用的实例总体上可以分为:诉讼案例和非诉讼事例。诉讼案例,不限于民事诉讼案件,也可以是行政诉讼(例如关于...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通鉴(一):《资治通鉴》是不可错过的史学大IP

   期次:第946期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东   查看:24   





  大概从2013年开始,我给本科的朋友上《<国史大纲>导读》一课———其实心里是有些遗憾的,因为我真正想讲的是《<资治通鉴>精讲》这一类的课程。理由很简单:《国史大纲》毕竟是钱穆先生上课的教材,虽然论断识见很多,但从史学来说,这是新时代的学术范式下的“蛋”,在他的框架下讨生活,就会受制于他的框架,有时候很不好讲。诚然,《资治通鉴》也不是第一手史料,但从史学的传统来说,它具备很强的垂鉴功能,并且像它这样写作目标明确的史书,之前是没有的。
  那么读《资治通鉴》的好处在哪里?看看铁粉曾国藩怎么说,“(《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能窃物之理,执圣之权;又好叙兵事所以得失之由,脉络分明;又好详名公巨卿所以兴家败家之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实六经以外不刊之典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地理、家事、年代等等,方方面面都涉及到,是一本永恒的“读史有智慧”的大IP就对了。
  司马光是一位政治家,他对于皇帝的施政当然有直接的陈情和建议,也当然要君王在六经上下功夫,去修心明道,但自古君王好读经书的不多。射箭要看靶子,讲道理也要看观众。讲道理最好的途径当然是讲故事,尤其是当年又没王者荣耀这种“寓教于乐”的游戏。司马光觉得以前的史书太多了,字数累计估计得有3000万字,要君王读,不现实,而且重点不突出,于是自己决定要编一本书,用19年功夫,终于大功告成,这本书有300万字。这个字数当量,在当时也是很恐怖的,当时能读完这书的人就没几个,更别说君王了。宋神宗对于在洛阳发挥余热大搞文化工程的老干部当然赞许有加,虽说将这书起名叫《资治通鉴》,但显然也就是翻翻而已。
  司马光编书的另一个原因是政治上不得志,因为反对王安石改革,被迫退居洛阳,编书之余,其实无一日不瞩目汴京。若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的一篇大政治宏文,也没错。尤其是读读“臣光曰”的政论,感觉就更加明显。但写政论文和编撰历史还是有区别的,正是如此,所以后人也批评司马光是在弘扬王道和为君王立教的目标下写史,历史编撰的套路其实不仅跟司马迁差别很大,跟中国巫史传统也不一样。在很多地方,司马迁对于史料的选择和甄别是很谨慎的,裁剪也十分精到,但有时候也存在因论舍史的情况,这其实在开篇就有所体现。史学界做相关研究,之所以强调《资治通鉴》是二手史料,一方面是觉得越接近历史发生的记载准确度越高,其实倒也未必,但不这样就没法确立学术研究的纪律了;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资治通鉴》的裁剪和编排是为立论服务的,虽然有《资治通鉴考异》附着,但真要仔细去读,在不同史料的选择上,司马光也未必正确。
  《资治通鉴》要接续春秋,不仅是时间上(其实时间上也不是直接接上),司马光得选个重要点来做全书开篇,这就是写论文要搞个豹头的意思;关键是立意上,他遵循公羊学传统,想着学春秋微言大义,可是,《资治通鉴》是长篇大义啊。《春秋》使用编年体,如果没有传,尤其是没有《左传》,其实也没法读,历来被称作“断烂朝报”,断烂是客观原因,朝报是它这种形式,现在没事读政府公报的有几个?
  如果按时间线进行历史书写,就不可避免会让读者出现各种乱入的感觉,尤其是赶上三国鼎立、魏晋南北朝这一类信息量超级大的年代:各种事件在一年中发生,读这些记载,没有很好的思维跳跃且神归纳能力,还真是搞不定。于是,后人就弄出《资治通鉴纪事本末》来,按照事件来写,条理清晰,完全规避了原有的毛病。但其实呢,司马光并非不知道仿照《春秋》写史的弊病,但他是要将之前的历史全部串起来,览于往事,绝非妄言,是要仿经传体来写史,那是他的不得已。在很多场面的处理上,其实又能见他的功夫。就好比是《盗梦空间》,看懂了自然觉得它的好,你非得给拍成三部曲,简单直接明白,但是纷繁的美就没有了。
  之后,朱熹嫌弃司马光立场不坚定,尤其是王朝正统立场,于是大笔一挥径自整理出《资治通鉴纲目》———这是彻底的经传体的写法了,纲目就是纲举目张的意思。但朱熹的这个编辑,其实与司马光的做法有很大的区别,朱熹列出“纲”的部分,是要为其道学服务,并非是针对君王作为读者了。再之后,他的弟子整理出“目”,又后来,不少人继续来丰富这书,等于是在《资治通鉴》的基础上进行再编辑,尤其是清代君王的加入,使得这书以及相关史书变得地位崇高。简单说,《春秋》为经中之史,《纲目》是史中之经。后来君王在学习时所谓的读通鉴,往往读的就是这个。明清两代的女主,例如慈禧,学历史,就是以这个为底子,进一步简化,弄出个速成版图文书,类似当下什么“一口气读完××史”,嗯,这一口气还蛮长的。
  时至今日,人有了更多的追求与理想,但生而为人,历史思维很难摆脱,八卦的本能以及吃瓜的兴趣也很难摆脱;认为自己高明能从别人的成败中看出些什么来,这种控制欲与精英感也很难摆脱。事实上,“闲暇”以后可能是个常态,这种寂寞怎么消除?空虚寂寞冷,读读历史何尝不可?我们之前战天斗地那么多年,突然要拥抱传统,真要去读经书,其实还是头大,转身会去读故事,那么,这种经史结合的好IP岂可轻轻放过?从功利上说,从前人成败去找经验,是一种归纳法,提炼出一般原则,用来指导人生,又具备一种演绎的色彩,或者就是“以史求道,以道润身”的过程。我们人人皆是圣贤,之前君王读的书,我们现在读,正好!
  (原文载于黄东教授个人微信公众号“历史东东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政法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626次访问,全刊已有929890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