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校的第八次党代会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学校要求各单位要紧密围绕报告内容,细化完善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在贯彻落实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上下功夫,在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上见实效。
那么,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已经进行的改革举措都有哪些,如今制定了哪些落实方案,又将要怎么去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学校新闻中心对各单位负责人进行了采访,让我们一同来听听他们怎么说。本文为记者采访教务处处长卢春龙,将分为三期刊发。
记者:今年以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5月3日考察中国政法大学以来,教务处都进行了哪些改革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果?
卢春龙:习近平总书记5月3日考察法大时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为切实贯彻习总书记考察法大重要讲话精神,教务处着力推动了以下三方面的改革:
第一,积极探索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在2017年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明确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指导理念,在课堂外实践教学学分中明确加入1学分的公益学分,强调培育本科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公益服务精神,让学生在扶弱济困中增强国情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化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建立了公益法课程、公益法实习实践(法律诊所接待当事人以及致诚律所实习)、公益法论坛等具有完整流程的“教学-实习实践(社会服务)-研究”的公益法教育体系。
建立以“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为理念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学生评教中,我们引入“价值引领工作评价”,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引领评价纳入学校各类课程的评价指标中,特别是将“注重积极正面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德法兼修”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课、实验实践课、公共外语课和双语课等类课程(以及教师同行教学评价)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在同行评教中鼓励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互相评教。在专业知识教学之外,注重思想价值引领。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增加对课堂教学中“价值引领”效果的评价和督导,将“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作为本科教学督导的重点工作内容。
第二,加强法学教材体系建设。
完善教材建设标准与规则,强调“一本教材、两种职责”,要求各法学专业教材,既要注重讲述法学专业知识,又要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展现改革创新的时代风采。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出版资源、数字网络平台优势,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建设以基础理论为依托,以案例教学、同步实践教学资料为辅助的多元化法学教材体系。
第三,推进实务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模式。
习总书记强调,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际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教务处发布《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实务技能课程管理办法》,推进实务技能课程的建设。同时与十家知名律所、西城区人民法院、新疆高级人民法院伊犁分院、昌平区人民法院等实务部门签署合作协议,拓展学校与法治工作部门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促进学校与社会法治力量的紧密联合,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协同育人现代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在校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技能。
特别推荐:
您若代理推广下列互联网云产品,您将会获得意外惊喜,赶紧点击联系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