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

报刊:《中国政法大学校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致美法大

    摘要:2019年11月3日,“致美法大”之中国交响乐团《龙声华韵》———“黄河儿女”大型交响音乐会中国政法大学专场在昌平校区礼堂成功举办,中国交响乐团为法大师生带来《瑶族舞曲》《...

  • 中国政法大学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摘要:本报讯(特约通讯员杨科王培)11月1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于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209召开中国政法大学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校长马怀德,党委副书记高浣月,副校...

  • 坚守初心使命 坚持立德树人 办好社会主义政法大学

    摘要:本报讯(记者黄楠)根据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工作部署,10月31日下午,党委书记胡明以“坚守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办好社会主义政法大学”为题,主讲“不忘初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政法大学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期次:第1005期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杨科 王培)11月 1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于学院路校区科研楼 B209召开中国政法大学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校长马怀德,党委副书记高浣月,副校长时建中、李秀云,学校各学科专家学者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会议。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保国主持会议。
  常保国首先简短回顾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有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精神。时建中副校长从分管工作的角度强调法治在贯彻四中全会精神过程中的重要性。
  终身教授应松年指出,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说明中国要走的制度的道路,不是西方道路,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石亚军教授指出,学习四中全会的精神,关键是要落实到具体作为上,要牢牢把握住四中全会提出的制度建设的任务,读懂全会赋予的新的学术研究使命,大学要为具体的制度建设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组织团队和研究力量。接着与会专家学者针对四中全会精神中有关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的内容发表看法:法学院院长焦洪昌教授就强调制度建设、贯彻学校制度学学科建设优势发表观点;中欧法学院刘飞教授讨论了规则与秩序之治;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贞晔教授认为报告在世界上开启新的关于什么是治理,什么是国家治理,什么才是全球治理的真正内容;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杨秀清教授简要论述了全会公报体现的制度自信;民商经济法学院王灿发教授结合生态保护制度的建设讨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比较法学研究院柳经纬教授探讨了如何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卫灵教授提出我国在治理体系方面的优势,作为学者,要加强研究,使中国的外交理论和实践能够在新时代的合作共赢发展当中,跟上时代的步伐。另有几位专家主要就具体领域对四中全会精神展开探讨:中国政法大学学报主编曹明德教授发表了对目前生态建设的看法;人权研究院单纯教授提出对当下人权问题的看法;民商经济法学院易军教授讨论了民商法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法学院副院长雷磊教授则就自身参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课题工作发表了观点。
  最后,马怀德发表总结讲话。他指出,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实现制度之治,要围绕法治、依靠法治、运用法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个坚持和完善与法治紧密相连,需要法治保障,比如,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等。
  马怀德指出,制度是一套规则体系,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章党规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制度运行的一个过程,实施的一种状态,取得的一种效果。制度和治理,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需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作为法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理解、阐释和宣传,使全会精神贯穿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的各环节,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记者受邀参加本次会议。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政法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184次访问,全刊已有926665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