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

报刊:《中国政法大学校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疫情期间,法治新闻为何能成为社会安稳的“压舱石”?

    摘要:大船出海,需要一块“压舱石”作为正航的稳定器,这样才能无惧风浪,防范风险,确保安全。在全国进入紧急卫生状态时,疫情也让我们驶入茫茫“风险区”。特殊时期,“翻船”风险不仅来自...

  • 抗击疫情下“因公殉职”相关的法律问题

    摘要:案例: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依法防控疫情、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情况。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表示,社区工作者很...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击疫情下“因公殉职”相关的法律问题

   期次:第1022期   作者:■胡 斌   查看:651   




  案例: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依法防控疫情、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情况。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表示,社区工作者很不容易,为了守护居民群众的健康,他们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根据初步统计,截至2月20日,全国已有33位城乡社区工作者在疫情防控期因公殉职。民政部、卫健委联合印发通知,从压缩材料报表、加强工作力量、改善防护条件、帮助解决困难等方面,对关爱基层工作者提出了要求。
  问题要点:
  1、因抗击疫情牺牲在工作岗位的人员在哪些情形下可认定为“因公殉职”?
  2、“因公殉职”与“因公牺牲”的关系?
  3、哪个部门有权作出认定?
  4、“因公殉职”与“工伤”认定的关系?
  5、被认定为“因公殉职”人员可获得哪些补偿?
  6、对因公殉职人员亲属有哪些保障措施?
  7、对其他不能认定为“因公殉职”,但却因抗击疫情牺牲的人员及其家属有哪些救济措施?
  普法时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学研究所讲师 胡斌专家意见:
  1、因抗击疫情牺牲在工作岗位的人员在哪些情形下可认定为“因公殉职”?
  答:“因公殉职”并不是严格的法律术语,其泛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职、处理公务时死亡。换言之,只要国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死亡都可以认定为“因公殉职”,比如,执行公务中发生车祸而死亡也算是因公殉职。
  2、“因公殉职”与“因公牺牲”的关系?
  答:“因公殉职”包含“因公牺牲”,但不等同于因公牺牲。
  二者的区别体现在:
  第一,“因公殉职”范围更广,只要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时死亡都可以算作因公殉职。“因公牺牲”则需要满足特定条件,且经特定机关和程序予以认定。换言之,“因公牺牲”的要求更高。比如,《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九条规定:现役军人死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确认为因公牺牲:(一)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上下班途中,由于意外事件死亡的;(二)被认定为因战、因公致残后因旧伤复发死亡的;(三)因患职业病死亡的;(四)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工作岗位上因病猝然死亡,或者因医疗事故死亡的;(五)其他因公死亡的。
  第二,未被认定为“牺牲”的“因公殉职”和“因公牺牲”的抚恤金标准不同。一般而言,因公殉职主要按照工亡标准获得抚恤金,而因公牺牲则根据牺牲者身份不同抚恤金标准各异。
  3、哪个部门有权作出认定?
  答:第一,目前对于“因公殉职”的认定部门,法律并无明文规定。实践中,一般由县级以上组织或人事部门认定。
  第二,“因公牺牲”的认定部门则由于“牺牲者”身份不同而有别。首先,现役军人“因公牺牲”由军队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确认;特殊情况,由军队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确认。其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等“因公牺牲”认定需经县级以上单位的组织或人事部门认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同意。
  4、“因公殉职”与“工伤”认定的关系?
  答: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受到的人身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实践中,部分“因公殉职”者同时符合“工伤”的条件,但并非所有“因公殉职”者都可以认定为“工伤”。因为根据国务院制定的《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15条、16条规定,职工符合特定条件才能认定工伤,相比之下,“因公殉职”的范围则较广,条件限制较少。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5、被认定为“因公殉职”人员可获得哪些补偿?
  答:对“因公殉职”人员的补偿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经济补偿和精神抚慰。经济补偿主要通过发放抚恤金方式进行,精神抚慰则包括追认烈士、追授荣誉称号等。比如,《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措施的通知》明确指出对疫情防控期间因公殉职的城乡社区工作者追授“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荣誉称号。
  抚恤金发放标准具体可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仅构成“因公殉职”的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政策获得一次性抚恤金。关于仅“因公死亡”抚恤金标准国家并无明确规定,仅有1994年《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工资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因公死亡的,为本人生前20个月工资”,但该文件已经废止。
  第二,“因公殉职”且被认定为“因公牺牲”者,按照该人员从事职业不同获得相应的抚恤金。军人“因公牺牲”的,抚恤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40个月的工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牺牲的,抚恤金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第三,“因公殉职”且被追认为烈士的,可以获得“烈士褒奖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30倍。“因公殉职”且被追认定为烈士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抚恤金标准为本人生前8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
  第四,“因公殉职”且被认定为工伤者,还可以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军人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 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 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 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6、对因公殉职人员亲属有哪些保障措施?
  答:因公殉职人员亲属可以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抚恤主要是指抚恤金,优待则是指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比如,因公牺牲军人、烈士遗属符合特定条件,可以享受定期抚恤金。
  《烈士褒奖条例》第十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烈士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
  (一)烈士的父母或者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二)烈士的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残疾或者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三)由烈士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未满 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符合前款规定条件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凭证领取定期抚恤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 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 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 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7、对其他不能认定为“因公殉职”,但却因抗击疫情牺牲的人员及其家属有哪些救济措施?
  答:对于不能认定为“因公殉职”,但因抗击疫情“牺牲”的人员,构成工伤的,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获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未纳入工伤保险的,可以由政府发放一定的抚慰金。符合烈士申请条件的,可以申请追认为烈士,从而按照国家政策享受烈士待遇,其家属依法享受烈士遗属抚恤和优待政策。
  《烈士褒奖条例》第八条 公民牺牲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评定为烈士:
  (一)在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执行反恐怖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牺牲的;(二)抢险救灾或者其他为了抢救、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公民生命财产牺牲的;(三)在执行外交任务或者国家派遣的对外援助、维持国际和平任务中牺牲的;(四)在执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中牺牲的;(五)其他牺牲情节特别突出,堪为楷模的。
  现役军人牺牲,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员因参战、参加军事演习和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牺牲应当评定烈士的,依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有关规定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 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 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 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政法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16227次访问,全刊已有9297960次访问